2015年9月24日,股票市场波动与应对高级研讨会暨金融风险高管CRO专业交流会(2015年第3期)在国际学院举办。活动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等联合主办。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际金融研究》主编陈卫东,中国人民大学产业管理处处长关伟,苏州校区党委书记、国际学院院长、中法学院院长朱信凯出席会议。会议由国际学院副院长、金融风险管理学科负责人陈忠阳主持。
此次研讨会围绕“股票市场波动与应对的国际比较与借鉴”这一主题,共设置三个环节,包括:国际学院博士生研究组成果汇报、学界和业界专家点评、热点问题研讨交流。
陈忠阳副院长致欢迎辞。他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国际学院金融风险管理学科建设情况和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背景。
朱信凯院长着重介绍了苏州校区办学情况和学科特色。他指出,在今后一段时间,苏州校区将围绕“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规划,着手打造高水平的智库团队,为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陈卫东常务副所长在会上表示,如何建立有效的资本市场以实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更加协调发展,是当下中国亟需完善的重大课题。在当前,对股市机制的研究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如何评估股市效率及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如何设计更为合理的监管制度和更为有效的救助机制等系列重大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其后,国际学院四位博士生分别针对股市波动的四项研究议题作成果汇报,主要包括波动机理、股市波动与股指期货的关系、如何对市场波动进行有效监管以及回归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等内容。
郭方博士主要从股市波动机理出发,梳理总结股市波动性相关文献,选取今年5-8月份影响股票市场的12个重大事件,设定检验区,对相应事件造成的累计市场日常收益率进行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殷开睿博士则分析了危机状况下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现状,从理论基础、案例研究、市场表现、实证研究、应对机制以及结论等六大部分进行了阐述。这部分研究指出,我国股指期现市场互为引导关系,而我国股指期现市场存在瀑布关系,股指期现市场的流动性正相关。研究还得出,与提供流动性相关措施中,为经济整体提供流动性效果滞后,为现货市场提供流动性效果更好;与期现市场交易相关措施的效果较为显著,与规范期现市场秩序相关措施的效果较为显著。
在专家点评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金融系主任韩立岩高度肯定了博士生的研究成果,并建议采用日度数据,把高频和低频相结合,从而夯实结论。
在随后的演讲中,张岩博士着重分析国内股票市场对于波动性的监管,以及国内股票市场投资者风险管理理念,并对本轮救市采取的政策实施进行一定的评价。
于津梁博士着重探讨了股市波动与宏观调控研究。该研究选取上证指数静态波动率为股市变量,选用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分析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进行了一阶差分,得出M2对股票价格影响不显著,即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不明显。鉴于此,于津梁博士强调,宏观调控应采取低频率的方式进行。
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许荣在点评中指出,股指期货对现货的影响,报告做得颇为充实,但只做了股灾阶段的研究。他鼓励研究人员开展后续跟进研究。
国际学院教授相广平结合业界实践,分享了对此次股灾的看法。
当日下午,国际学院和兄弟院校多位教授和业界专家与国际金融研究杂志的来宾就论文选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际学院教师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硕士、博士班同学参加了本次会议。
(编辑:宇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