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正文

苏州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讨会暨专家论证会在国际学院举办

发布时间:2011-06-21 作者:文/田原 图/郁振一 来源: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

6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修远楼专家齐聚,共赴“苏州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研讨会暨《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与规划》专家论证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低碳经济权威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学者、苏州工业园区的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围绕苏州工业园区低碳发展的问题、理论、对策及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节能中心主任李仰哲,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赤兵,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诸大建,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毕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中国社科院中咨公司董事长崔民选,上海社科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周冯琦作为专家组成员应邀出席研讨会。

同时,出席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王利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甬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负责人杨志,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海涛,苏州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王学军、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章亦石、规划建设局副局长江帆及课题组其他成员、苏州工业园区领导与低碳经济研究学界特邀嘉宾。

研讨会伊始,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海涛致辞表示低碳经济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苏州工业园区一直致力于低碳工业的开展,在此感谢专家对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的关心。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国际学院院长王利明为研讨会致辞。王利明副书记兼副校长表示这个项目是中国人民大学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合作项目,它的问世有利于苏州工业园区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式,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这个成果不仅是人民大学的骄傲,也体现了国际学院“扎根长三角,服务长三角”的目标。它的成功不仅体现了杨志教授及其课题组的努力,也是工业园区以及苏州市努力的结果。

在课题组项目介绍阶段,杨志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背景与园区低碳发展基础与环境。杨志教授强调在欧洲的能远观是“谁占领了能源,谁就占领了未来之世界”,由此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与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杨志教授阐述了绿色低碳经济就是可持续经济的观点,并强调本次项目秉持“观念先行”的原则。随后,赵彦云院长向专家组汇报园区碳源碳汇收支分析结果,苏州工业园区的碳汇量尽管总量较小,但每年都在增加,而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园区在林木绿化和生活垃圾处理上成效突出。同时园区在低碳效率、低碳引导、低碳社会三方面竞争力卓著。最后,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岩陈述园区低碳发展规划建议。根据对园区低碳发展状况评估和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制定了园区未来五年和十年的低碳发展评价指标预期目标,主要预期目标分为4个一级指标,下设10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 。

在认真聆听项目组三位成员对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与规划项目的陈述后,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孟赤兵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专家意见评审。孟赤兵教授针对低碳经济提出三个基本观点,即气候变化是不争的事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有不同声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国内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同时要面对能源安全问题与改善能源结构的挑战。在评审阶段,各位专家各抒己见,一方面高度肯定了本次报告的操作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评价体系,另一方面也对这个报告寄予很大期望,给出了中肯的意见。

经过专家组的热烈讨论,达成比较一致的论证意见。第一,《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与规划》发挥苏州所在地区的生态基础优势,为迎接工业结构二次转型,探索工业园区新型发展道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二,《苏州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对策与规划》中的碳气体排放的测算与国外的标准相同,该项目综合性很强,数据口径不统一,运用了多视角、多方位的分析方法。第三,在保证基本数据核算无误的基础上有创意的提出了低碳竞争力等理论。专家一致通过本报告,建议优化指标体系,进一步提出有操作性的对策。

本次研讨会在专家的一致通过的表决中即近尾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甬军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报告顺利通过研讨不仅是人民大学也是国际学院的荣耀,首先要感谢杨志教授及其带领的低碳研究团队,其次,本次项目也得到了苏州经济发展局、环保局的真诚的大力支持,最后,要感谢认真专业、不辞劳苦的评审专家的努力。本次研讨会的结束只是一个短暂的休止符,低碳经济的研究还要一路高歌猛进的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黄海涛也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需要专家的意见与努力,希望在场嘉宾常来苏州,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发展共同努力。

(编辑:晓波)

 

更多 >> 学院新闻